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需做好政策解读
近几年,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国家到地方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强调中学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地位不断提高,也是源于中国高考改革。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截止到2016年8月27日,中国已有27省份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大多数省份都针对录取制度的相关改革措施,比如逐步取消录取批次:本科三批与本科二批合批录取,逐步减少普通本科录取批次,并克服简单用录取批次来划分和评价不同类型高校的倾向。据悉截至2016年9月6日,已有河北、广东、湖北等15个省份取消了本科三批,上海市率先将本科一批、二批合并。
高考改革的政策效应显现,打破了院校间因批次而设置的壁垒,既保护考生兴趣特长、坚定学科和专业方向,同时也促进高校更加重视学科建设和专业培养,以办学特色吸引考生。
这也就解决了以往我们只顾分数,不顾专业,填错志愿的遗憾问题。以往奋斗三年,最后却只在短短填志愿的几天内决定了自己未来的专业与大学,乃至出现后悔复读,或者大学迷茫无措,荒废时间等问题。
但新政策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问题,我们该如何在高中三年内决定自己该读什么专业,高中该如何选考科目,该如何安排学业。等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涉及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要求:学生在认识自己和社会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所在,学会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选课和选专业方面能够有的放矢,激发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力,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学生最好从高一起,就要对自己的兴趣、对未来要报考的学校、专业和生涯规划有更为清晰的目标。
要做好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对政策的解读,特别是面临即将到来的新高考改革的学生和家长们,在做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时,多多关注新高考改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