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之我们该怎么做?
高考改革倒逼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除了学习课程,更需要了解社会,了解自我。新高考将更多的目标聚焦在学生“选择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需要在高一就开始准备选考哪些科目,准备读什么专业,什么样的大学。这些都涉及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但,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仅是高中生的事,同时也需要学校、老师、家长一起配合。
学生:高一时起要树立一定目标
现状:即使是即将进入大学,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职业都很迷茫。大部分学生都是在高考结束后,才会认真考虑自己的志愿及职业走向。然而,在在新高考模式下,高中生不能再一味地追求高分,除了学习课程,更应了解社会,了解自我。在中学阶段,家长和学校就应该有意识地对此进行关注,关注孩子的兴趣点,或者是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
根据多省新高考方案,高考总成绩为统一高考的语、数、外等3门课,加上3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从史、地、政、物、化、生、技七门课程中选)。这意味着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自主权,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在中学时代,学生就应该对自己的未来职业有个较为清晰的规划。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重要时期,职业规划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相一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职业取向。家长和教师应让孩子明白,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不是别人的事,而是自己的事。
让高中学生尽早对自己的人生有个规划,可以使他的学习目的更明确,也可以避免他进入大学后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麻烦。”
这个阶段的学生要多了解自我,主要内容是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与特长等,这也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进行测试,进行自我认知。在此基础上,学生更应该了解社会,多参加社会实践课程,增加社会阅历,体会职业感受,这会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会起到积极作用。
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己优缺点
面对新高考方案下的“学生职业规划”,不仅学生,家长们也一样犯难。孩子选择是多了,但以现在这个年纪心智还没成熟,还不会选择,职业怎么规划呢?
所以,在新高考模式下,家长不能只关注孩子成绩了,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及特长,更要了解社会经济现状、目前就业形势和人才需要情况等,家长还要根据自身积累的工作经验,对孩子进行引导。
学校:高中可开设职业规划课程
高中阶段,学校可以适当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进行了解。职业规划课程可以让学生认识到和自己的兴趣、能力甚至性格相匹配的一些职业方向,从而让学生对选课、对将来的高考志愿填报起和人生规划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离不开学生自身的自主规划,也离不开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引导、家长的辅助。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系统就是一个可自助生涯学习的在线工具,是一个供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等多方用户在线交流、共享资源的生涯教育与升学指导综合服务平台。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系统是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不可或缺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