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选校

中学生涯规划教育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

何为中学生涯规划的“一体两翼”教育模式?

51选校 阅读387
  当前,生涯规划教育已被纳入中学教育的范畴,成为了大部分中学的常备课程。在实践过程中,部分中学沿用“一体两翼”生涯教育模式,即:以学生为主体,以心理辅导和课程手段相结合。
中学生生涯规划.png
  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育是以“他人设计”的人生职业发展模式,即“千校一面”、“高考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生涯教育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兴趣和一生的发展为起点的教育模式,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他人设计”,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点,服务于学生个体生命发展,让学生从小就有对未来的设想,有发展自我的愿望。
  因此,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第一步就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即生涯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我条件和社会环境,做出基本的人生规划,并根据自己制定的规划,自觉调整自我行为,发挥优势,弥补不足。
  心理指导为辅
  学校在进行生涯规划教育时,不能仅是纯粹的教育说教,还应采用心理指导的方法,为辅助学生合理规划提供心理依据。
  生涯指导教师必须熟练应用生涯指导理论和掌握必要的心理指导方法。在理论层面,帕森斯的人职匹配论、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方法层面,心理测量、积累记录、心理咨询都是切实可行的。
  结合课程结构
  中学生涯规划教育的最终成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实施当中。因此,合理的课程结构当以适合学生生涯发展需要为第一优先考虑,以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劳动教育课为主,既要有限行生涯教育课程,又要有隐性的走向社会课程;既要有学生必须参与的综合课程,又要有适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选修课程。
  总而言之,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当前教育阶段依然还是一个新课题,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一体两翼”生涯教育模式也尚处于探索阶段,但依然值得广大教育群体去尝试、去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