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理论之人格理论
51选校
阅读792
人格理论是由谁提出来?它强调什么?它对于中学生涯规划指导有何帮助?下面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就此问题做简要介绍。
人格理论是研究人格的结构、形成、发展和动力性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最早应用因素分析法研究人格,并且编制16种人格因素测验。这种测验方式,对人才选拔和培养很有参考价值。如今,中国大部分大企业入职前都会让求职人员做改良过的类似测验。研究人格理论的还有诸如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将特质分成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艾森克的人格“三因素模型”、麦可雷和可斯塔编制的人格大五理论;特里跟等人“七因素模型”。
今天,我们要提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罗伊(Roy)综合了精神分析论、莫瑞(Murphy)的人格理论、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理论,提出了人格发展的理论,试图说明遗传因素和儿童时期经验对于未来职业行为的影响。
罗伊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她认为;早年经验会增强或削弱个人高层次的需求,进而影响人的生涯发展,她特别强调早期经验对以后选择行为的影响。
她认为,我们所选择的工作环境,往往反映出幼年的家庭氛围。如果我们小时候的生活环境充满温暖、爱、接纳或保护的氛围,就可能选择与人有关的职业。如果我们小时生活在一个冷漠、忽略、拒绝、或适度要求的家庭中,很可能选择科技、户外活动的职业。这些职业从事以事、物和观念为主,不太需要和人有直接的接触。
以上就是生涯理论之人格理论介绍,学校如需开展生活规划教育,教师如需参与生涯培训,可以登录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申购生涯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或参与生涯师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