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新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
51选校从北京市教育考试院获悉,2021年北京新高考志愿填报录取规则已公布,本文将从录取原则、投档规则、照顾政策三方面做简要介绍。
一、录取原则
2021年高校在北京招生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参加不同批次(类型)录取的高校分别执行不同批次(类型)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高校须按照招生章程中的录取规则进行录取。高校对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身体健康状况符合相关专业培养要求、投档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的考生确定录取情况。此外,高校还应该对已投档但未被录取考生的退档原因做出解释。
二、投档规则
2021年在北京招生高校应该在规定时间内,结合在京招生计划数及生源分布情况,明确本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并完成计划调整,确保符合录取规则的调档考生能够录取。高校调阅考生档案的比例原则具体如下:
投档方式 |
投档比例 |
投档原则 |
同一志愿录取总成绩相同 |
顺序志愿 |
120% |
志愿优先,从高分到低分。第一志愿录取结束后,若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再对未完成计划进行第二志愿投档录取。 |
|
平行志愿 |
105% |
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对分数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按录取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进行一次性投档。 |
依次比较语、数、外成绩、选考三科总成绩排位由高到低投档,直至完成招生计划,美术类首选美术统考。 |
录取过程中,首先在批次分数线上进行考生已填报志愿的录取,如有高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将根据情况依次进行批次分数线上征集志愿录取和降分征集志愿录取。
三、照顾对象的录取
照顾政策 |
条件 |
加20分 |
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
加10分 |
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
加5分 |
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 |
优先录取 |
1、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和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军人的子女,在飞或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军人的子女,在航天或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军人的子女。 2、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残疾人民警察报考高校; 3、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 |
优待 |
1、公安烈士、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一级至四级因公伤残公安民警子; 2、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及其子女; |
同时符合多项高考加分条件的考生,不作累计加分,只取最高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投档。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招生项目。
对高考成绩达到要求、身体条件能够完成所报专业学习、生活能够自理的残疾考生,高校不能因其残疾而不予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