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前,我们需要先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渊源,51选校生涯规划教育平台将从十个基本原则为大家做简要概况。
1908年美国弗兰克·帕森斯为了解决年轻人的失业问题,建立了波士顿地方就业局——世界上第一家职业咨询机构,标志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了“职业生涯”的概念,职业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层面。鉴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它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
1、一致性原则
一致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主要目标与分目标是否一致?目标与措施是否一致?个人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是否一致?
2、清晰性原则
清晰性原则主要体现在考虑目标措施是否清晰明确?实现目标的步骤是否直截了当?
3、变动性原则
变动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目标或措施是否有弹性或缓冲性?是否能依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
4、挑战性原则
挑战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目标与措施是否具有挑战性,还是仅保持其原来状况而已?
5、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主要体现在目标是否符合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是否能对自己产生内在激励作用?
6、合作性原则
合作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个人的目标与他人的目标是否具有合作性与协调性?
7、全程原则
全程原则主要体现在拟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生涯发展的整个历程,作全程的考虑。
8、具体原则
具体原则主要体现在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必须具体可行。
9、实际原则
实际原则主要体现在实现生涯目标的途径很多,在作规划时必须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以及其它相关的因素,选择确定可行的途径。
10、可评量原则
可评量原则主要体现在规划的设计应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一评量、检查,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并为规划的提供参考的依据。
以上就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的简述,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或使用生涯规划测评工具,欢迎随时点击【联系我们】或拨打全国职业生涯咨询热线400-990-5160。